close
工商時報【于國欽╱台北報導】
行政院主計總處昨(6)日指出,隨著國際農工原料行情走高,我國連跌28個月的進口物價於11月止跌回漲0.65%,廠商進貨成本升高,預期已連跌兩年多的躉售物價(WPI),也將在不久之後止跌回漲。
主計總處發布11月物價調查結果,衡量廠商進貨、出廠價格的WPI較上年同月跌台中公司成立靜電機安裝0.28%,惟這是近28個月以來的最小跌幅。
躉售物價是綜合出口、進口及國產內銷三項價格而得,其中進口物價、國產內銷兩項在11月已止跌回漲0.65%、1.09%,出口物價則續跌2.1%。
主計總處表示,進口物價上漲是反映國際農工原料價格走高,據統計,鋁、銅、鎳的國際行情較去年同月都大漲兩成,鉛、錫、鋅漲逾四成,橡膠、糖也漲了三成。
綜合統計處副處長蔡鈺泰表示,依過去的經驗,進口物價會先漲,繼而國產內銷、出口物價跟著漲,這個止跌回漲,對進貨者而言,自然是生產成本的提高,至終多少總會反映到消費者物價(CPI)而引起物價上漲。
他表示,從近期農工原料行情走高與石油輸出國家組織(OPEC)達成減產協議研判股份有限公司設立,已連跌兩年多(27個月)的WPI,將在不久轉為上漲,不過,根據以往的經驗,油國減產協議最後是否實現,還很難預測,仍待密切觀察。
電動床4BA7C0B7CF8BE316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